“上午霜降,单衣过冬;下午霜降,冻死老牛”,今年霜降在啥时候
草木初黄落,风云屡阖开。二十四节气犹如大自然的时刻表,节气一到,自然便会变化出不同的模样。如今深秋已至,风寒露重,温度也下降到了个位数。翻看日历发现,今年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日——霜降就要来了。
草木初黄落,风云屡阖开。二十四节气犹如大自然的时刻表,节气一到,自然便会变化出不同的模样。如今深秋已至,风寒露重,温度也下降到了个位数。翻看日历发现,今年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日——霜降就要来了。
“上午霜降凉飕飕,下午霜降穿单衣”——这句流传千年的老话,不知你是否听过?每到霜降时节,家里的老人总会念叨起这些古老的谚语。它们像是大自然与人类的秘密约定,指引着农耕作息和生活起居。
今年10月上旬,北极涡旋异常南压,导致西伯利亚强冷空气提前南下。10月11日夜间,内蒙古东部、黑龙江西北部出现8-10℃的剧烈降温,其中呼伦贝尔部分地区24小时降温幅度达15℃,伴随降雪形成"霜降雪堵门"的罕见景象。而到午后,随着高空暖脊东移,华北平原多地气温
“早霜降冻死牛,晚霜降穿单衣”,10 月 23 日,霜降如期而至。这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,意味着天气渐冷,初霜出现。在这个特殊的时节,让我们用八道美味菜肴,温暖身心,感受季节的独特韵味。
秋越深,夜越长。北方已正式入秋,南方却还在与“秋老虎”缠斗。此时南北温差明显,北方冷空气频袭,气温直降如初冬,而南方仍在挥汗如雨,白天三十多度的高温还在继续。
我老家河北的奶奶年年念叨,可今年她先掏手机看15天预报,再决定要不要多囤白菜。
南方的朋友们,是不是都在期盼着霜降节气啊?因为这段时间,南方实在是太热了,真的就和三伏天没啥区别了,中午最热的时候都有三十七八度了,而之前三伏天也就是这样了。那霜降节气后,是不是不热了呢?
“空庭得秋长漫漫,寒露入暮愁衣单”,古人笔下的寒露意韵悠长,时光流转间,今日08时40分57秒,我们正式迎来这一节气。作为秋季的第五个节气,寒露的到来,不仅是日历上的刻度更迭,更标志着暮秋时节的大幕正式拉开。
“风起寒露至,叶落知秋浓。”金秋十月,丹桂飘香,四季轮回,转眼已至深秋!随着秋季的逐渐深入,早晚的气温明显感受到已经转凉。老话说,“吃了寒露饭,单衣汉少见。”说的是寒露过后,冷空气活动会更加频繁,昼夜温差加大的同时,时不时还会有秋雨降温,所以寒露的到来也是在提
今天(10月8日),我们迎来寒露节气。作为秋季的第五个节气,寒露时节我国北方逐渐进入寒冷阶段,南方秋凉渐至。民间有“寒露时节天渐寒,农夫天天不停闲”、“寒露寒露,遍地冷露”、“吃了寒露饭,单衣汉少见”等谚语。为何此时单衣汉少见呢?
“萧疏桐叶上,月白露初团”,今日(2025年10月8日,农历乙巳年八月十七)08时41分,当太阳运行至黄经195°,我们正式迎来寒露节气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释“寒露”为:“九月节,露气寒冷,将凝结也。”此时节,晨露已从初秋的“白”变为“寒”,草叶上的水珠泛着
今晨08时40分57秒,河南地区正式迎来了寒露节气。随着太阳抵达黄经195度,这一秋天的第五个节气,如约开启了暮秋时光。
“空庭得秋长漫漫,寒露入暮愁衣单”,时间过得真快,今天08时40分57秒我们正式迎来寒露节气,寒露是秋天的第五个节气,寒露节气的到来标志着暮秋时节正式开始,天气开始由凉慢慢转寒,我们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准备。
二十八年后,当我把那把用了半辈子的刨子交到徒弟手里时,他问我,师父,您这手艺咋就这么稳当?
咱们的老祖宗早就发现,桂花这位“天气主播”特别准,堪称纯天然、无广告的气象App。正如宋之问所描绘的,“桂子月中落,天香云外飘”,这飘香不仅是秋日的浪漫,更藏着冬天的秘密。在民间,人们还有赏桂、饮桂花酒、吃桂花糕的习俗,仿佛要把这秋天的香气和好运都一并“吃”进
跟白露比起来,寒露的时候气温更低,地上的露水摸起来都凉飕飕的。而且这段时间天气变化也挺明显,时不时会有雾霾、寒风,秋雨也多了,白天越来越短,晚上越来越长,秋燥的感觉也更突出。
寒露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,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的过渡。民间流传着"上午寒露,单衣过冬;下午寒露,冷得很"的谚语,这句看似简单的农谚背后,蕴含着古人观察自然规律的智慧结晶。2025年的寒露节气将在10月8日到来,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195度,预示着
“七月凤仙花圃闹,八月桂花遍地开”。时间过得可真快,转眼已经来到9月的最后一天,明天就是10月1日国庆节了,随着国庆中秋临近,不少地方都已换上喜庆的节日装扮,街道两旁一面面五星红旗迎风招展,浓厚的节日氛围加上难得的8天长假,终于可以短暂告别忙碌的工作好好休息一
寒露惊秋晚,朝看菊渐黄。时间过得真快,转眼间,公历9月份来到了最后一天,此时秋分已经过半,距离下一个节气仅剩8天,而这就预示着寒露节气要来了。
根据精准测算,2025年寒露的具体时刻为,公历10月8日18时12分,从传统计时角度属于典型的“下午寒露”。